Your Company’s Purpose Is Not Its Vision, Mission, or Values
我們越來越常聽到有人說,組織必須有吸引人的“目的”,但這究竟意謂著什麼?不是早就已經有一大堆描述組織方向的名稱了嗎?還需要再加一個嗎?
我認為我們確實需要,我把這類型的名稱匯整起來,區分每個名稱的不同之處。
願景聲明(vision statement),陳述的是,組織希望在未來幾年之後變成什麼樣子。它通常是由資深高階主管制訂,希望採用一種印象深刻的明確方式,來跳脫日常活動的思維。例如,瑞典企業愛立信(Ericsson)是一家全球性的通訊設備、軟體、服務供應商,它設定的願景是,成為“全方位溝通的世界的主要驅動者”。
另外還有使命(mission),說明組織在目前和未來經營的是哪些事業,而不是哪些事業。提出公司使命,目標是讓管理階層與員工聚焦。顧問公司可以根據公司從事的工作類型、服務的客戶、提供哪個層級的服務,來定義自己的使命。例如:“我們的業務是針對金融業中大型企業中高階經理人的績效評估,提供高水準的協助。”
價值觀(values)說明公司想要打造的文化。正如可口可樂公司所說的,價值觀提供的是行為準則。可口可樂的價值觀包括要有勇氣去打造更好的未來、善用集體才能、真實、負責、努力。
如果說價值觀可提供準則,原則(principles)就是提供員工一系列的指示。歐洲市場的龍頭英國TNT列出九項關鍵原則,其中之一是“顧客關懷”,內容如下:“永遠記得傾聽客戶的聲音,並與客戶建立起一流的關係,以便幫助我們提供最高規格的服務與顧客滿意度。”澳洲TNT採用不同的方法:它沒有列出詳細的原則,而是突顯四個高層次的“核心價值觀”,包括:“我們對顧客充滿熱情。”請注意,愈是輕描淡寫,愈能突顯大方向。
所以,目的與上述各個名稱有何不同?企業目的強調組織應該如何審視與管理自己。
REA集團的前執行長暨董事總經理葛雷格.艾裏斯(Greg Ellis)說,他公司的目的是“讓買賣房地產的人覺得房地產交易流程簡單、有效率,沒有壓力。”這表示必須把外部焦點提升到全新的層次,不只是強調服務顧客或瞭解顧客需求的重要性,也要讓經理人與員工站在顧客的立場思考。它說:“這是我們為別人做的事。”它非常激勵人心,因為這與顧客的理性和感性層面都有了連結。艾裏斯把它稱為公司的“哲學脈動”。
至於其他有關企業目的的例子,可以看看金融服務公司ING:“讓民眾在生活與事業中領先一步”;食品公司家樂氏(Kellogg):“滋養家庭,好讓他們欣欣向榮”;以及保險業者澳洲保險集團(IAG):“幫助人們管理風險,並從遭逢意外損失中復原”。
如果你正在起草一份目的聲明,我的建議如下:鼓舞你的員工認真工作,設法表達組織對你服務對象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,包括顧客、客戶、學生、病患。讓他們能感受到你帶來的影響。